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的要求,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此内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具体如下: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社会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消费品分配的性质。马克思说过:“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每个人向社会提供的,除了自己的劳动,没有任何其他东西。社会只能以劳动作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尺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地步。因此,个人收入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还没有使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也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差别。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多不同。这主要是:
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
第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第三,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