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脑的高级功能、脑电图和睡眠”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条件反射和两个信号系统、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概念及意义,具体如下:
一、条件反射和两个信号系统
1.条件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而建立的。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经过多次强化,无关刺激就转化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也就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后,若反复单独给予条件刺激而无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则这种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最后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2.两个信号系统:对具体事物的信号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第一信号系统。对抽象事物的信号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是分别动物与人的标志,人能充分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抽象的思维和分析、推理过程。
二、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按其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分为4种基本类型:即α、β、θ和δ。通常频率慢的波其波幅较大,频率快的波则波幅较小。
α波的颇率为8~13次/秒,在大脑皮质普遍存在,枕叶皮质最明显。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并闭目时可以出现。
β波的频率为14~30次/秒,在额吐部位最易引出。当人处于兴奋,觉醒时能观察到。
θ波是一种频率较低、振幅较大的波,频率为4~7次/秒。见于成人困倦时及幼儿时期。
δ波频率为0.5~3次/秒,是大而不规则的慢波。正常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有波:但在睡眠过程中可出现。
三、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概念及意义
1.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睡眠称为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是一般熟睡的状态。进人慢波睡眠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因此认为慢波睡眠对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是有利的。
2.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睡眠称为快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快波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因此认为快波睡眠对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对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促进学习、记忆以及促进精力的恢复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