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1.卧位
1.术后不同麻醉所需体位
①全身麻醉而尚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吸入气管。
②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亦应平卧或头低卧位12小时,以避免头痛发生。
③全身麻醉清醒后、蛛网膜下腔麻醉12小时后、硬脊膜外腔麻醉、局部麻醉等患者,可根据手术需要安置卧式。
2.术后不同手术所需体位
①施行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②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便于呼吸。
③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以减轻腹壁张力。
④脊柱或臂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任何卧位都应使患者舒适,照顾到内脏生理活动和便于患者做适当运动。
3.特殊患者所需体位
①休克患者,应取下肢(床脚)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
②肥胖患者可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和起床
1.原则上应该早期活动,而有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和极度衰弱等情况,以及施行过若干有特殊固定、制动要求的手术患者,则不应该强调早期活动。
2.早期活动有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因下肢静脉淤血而发生血栓形成的优点。
3.有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