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正常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原理”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体液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的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常常是某一原发病的伴发现象或结果,应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治这类失调。一般可每日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溶液1500ml,5%葡萄糖盐水约500ml,10%KCl 30~40ml,以补充机体每日需要的水和葡萄糖,从而控制蛋白质分解代谢, 避免脂肪过量燃烧可能导致的酮症酸中毒。对发热的患者,一般可按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丧失低渗体液约3~5ml/kg的标准增加补给量。中度出汗的患者,丧失体液约500~1000ml(含NaCl 1.25~2.50g);大量出汗时,丧失体液约1000~1500ml。气管切开的患者,每日呼吸蒸发的水分比正常的多2~3倍,计1000ml左右。
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应随失调的类型而定。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应补充当日需要量、前1日的额外丧失量和累积丢失量。但是,累积丢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于2~3日,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以免过多的液体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后果。
必须强调指出,各种输液、补充电解质或调整酸碱的计算公式,是补液的量和质的一种参考,不是绝对的法则。只要解除原发疾病,体液的继续丧失得到控制或补偿,血容量和体液的渗透压有所恢复,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可使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逐渐恢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节用药种类、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