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神经系统检查”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肌力的分级;肌张力的概念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共济运动的概念及检查方法;浅感觉、深感觉检查的内容与方法;生理反射(深、浅)、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生理反射(深、浅),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此内容包括生理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具体如下:
1.生理反射:按刺激部位的不同分为浅反射或深反射。
(1)浅反射: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射。
①腹壁反射:用钝头竹签迅速自外向内,在肋缘下、平脐及腹股沟上三个水平轻划腹壁,可引起局部腹壁收缩。各部反射消失见于相应脊髓节病损;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
②提睾反射:用竹签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划股内侧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双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
③跖反射:嘱患者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生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持一头部较钝的木柄或棉签柄,自足底跟部沿外缘向前划去直达小趾跖关节处再转向趾侧,正常为足趾向跖面屈曲,巴彬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母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外展即为阳性,为下肢的锥体束征。
④肛门反射:用钝头竹签轻划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反射障碍为骶髓4~5节或肛尾神经病损。
(2)深反射:系刺激肌腱、骨膜而引起的反射。
①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前臂半屈曲内旋位。医生左手托其前部,左拇指置于其二头肌腱上,左上臂托其手背。右手持叩诊锤轻叩左拇指,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②肱三头肌反射:医生用左手托住其前臂,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轻叩其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
③桡反射:医生用左手托住其前臂,患者前臂于半旋前位,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轻叩其桡骨茎突,便发生前臂屈曲和旋后的运动。
④膝反射:患者端坐,小腿完全松弛下垂,足跟自然着地,使大腿和小腿成钝角或一腿搁于另一腿上,轻叩髌骨下股四头肌腱,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⑤跟腱反射:患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医生左手握其足掌并稍背屈,轻叩跟腱,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3)临床意义
①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脊髓反射弧任何部位的损伤,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灰白质炎),脑或脊髓急性病变出现脑或脊髓休克时(急性损伤)。此外,骨、关节、肌肉病变也可引起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反射亢进:见于上神经元损害,锥体束病变(如脑溢血、脑栓塞及脑瘤等)。脊髓反射弧失去高级神经元制约而呈现释放现象。此外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时,如神经官能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反射亢进。
当深反射高度亢进,如突然强力牵引肌腱可引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临床常见有髌阵挛及踝阵挛。其临床意义同反射亢进。
③髌阵挛: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用拇指与示指按握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维持推力,如出现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髌骨呈上、下持续性运动即为阳性。
④髁阵挛:患者仰卧,髋及膝关节处屈曲位,医生一手持患者小腿,一手持患者足掌前端突然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并维持之,踝关节出现节律性屈伸运动即为阳性。
2.病理反射
(1)巴彬斯基征:为下肢的锥体束征。检查方法同跖反射,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外展即为阳性。
(2) 霍夫曼(Hoffmann) 征:为上肢的锥体束征,反射中枢为颈髓7节至胸髓1节。医生用左手托住患者一侧的腕部,并使腕关节略背屈,各手指轻度屈曲,医生以右手示、中两指夹住患者中指,以拇指迅速向下弹刮患者中指甲,正常时无反应,如出现患者拇指内收其余各指也呈屈曲动作即为阳性。
(3)临床意义:目当锥体束损害或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障碍时,高级中枢失去对脊髓的抑制作用即出现上述病理反射,故也称锥体束征。1岁以下幼儿因锥体束发育不全以及深睡、昏迷患者也可出现阳性反应。
3.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临床上见于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1)克尼格征:患者取仰卧位,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均呈直角,医生以一手按握膝关节上方,另一手托住足跟部并向上抬举使膝关节被动伸展。正常人大腿与小腿可成角大于135°。如伸展小腿与大腿夹角小于135°,或大腿后屈肌紧张有明显抵抗并伴有疼痛即为阳性。
(2)布鲁斯基征: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以手托起头部使其下颌接近前胸部,如颈部有抵抗及颈后疼痛感,同时两下肢髋关节反射性屈曲即为阳性。
(3)颈项强直嘱患者仰卧,以手托扶患者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抵抗力增强见于颅内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