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疼痛”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疼痛的概念与类型、头痛、胸痛和腹痛。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疼痛的概念与类型”,此内容包括疼痛的概念和疼痛的类型,具体如下:
一、疼痛的概念: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疼痛是各种损伤性刺激(包括化学的、机械的、温度的、生物的)作用于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通过不同的神经纤维,经后根进入脊髓,再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及大脑皮质,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痛苦的感觉。不同的脏器对各种损伤刺激的敏感性不同,不同脏器受损时疼痛的性质也不相同,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和发作情况等对疾病做出判断。
二、疼痛的类型:疼痛按发生部位与传导途径不同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皮肤痛:疼痛来自体表,可表现为刺痛或烧灼样痛。引起皮肤痛的刺激方式有刺伤、切割、挤压、烧灼等,其疼痛的特点是迅速而准确的。
2.内脏痛:常常是一种病理性疼痛,位于身体深部,痛觉产生较慢而持续,定位不明确,不同的脏器对损伤刺激敏感性不同。中空脏器(如胃、肠、膀胱、胆囊等)对刀切并不感觉疼痛,但对张力刺激却极为敏感,因此当肠梗阻、肠痉挛、胆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梗阻等引起肠腔内张力增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而心肌、骨骼肌则对缺血极为敏感。
3.牵涉痛:是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如胆囊病变时,除有右上腹痛外,右肩还会出现疼痛;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肾和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常放射至腰及腹股沟处;而胰腺炎时常出现腰背部疼痛。
不同的疾病引发的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的长短、发作与缓解的诱因以及伴随症状各不相同,这些都是临床医生判断疾病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