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腹部检查”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六个方面: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腹部膨隆的临床意义;腹壁静脉曲张的血流方向判断与临床意义;腹部触诊的主要内容;腹部听诊的内容和临床意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与腹水、急性阑尾炎及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与体征。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腹部膨隆的临床意义”,此内容主要包括全腹膨隆和局限性膨隆,其中全腹膨隆含腹腔积液、腹内积气和腹内巨大包块三部分,局限性膨隆含右上腹膨隆、上腹膨隆、左上腹膨隆、腰部膨隆、右下腹膨隆、左下腹膨隆和下腹部膨隆七部分,具体如下:
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平面,外观呈凸起状,称腹部膨隆。有生理性,如妊娠、肥胖等;有病理性,如腹水、气腹及巨大肿瘤等。腹部膨隆可分为弥漫性膨隆和局限性膨隆。
一、全腹膨隆:腹部弥漫性膨隆外形可呈球状或椭圆形,除因肥胖、腹壁皮下脂肪明显增多、脐凹陷外,多因腹腔内容物增多所致,常见于下列情况:
1.腹腔积液:腹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称腹水。大量腹水而腹壁张力减低时,腹部外形可随体位而变化,取仰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呈蛙腹;侧卧或立位时因液体移动而使腹下部膨出。常见于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腹膜转移癌、肾病综合征和结核性腹膜炎等。
2.腹内积气:腹内积气多在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引起全腹膨隆,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移动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多见于肠梗阻、肠麻痹、晚期肝硬化等。积气亦可在腹腔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人工气腹等。
3.腹内巨大包块:如足月妊娠、畸胎瘤、巨大卵巢囊肿,可使全腹膨隆。肥胖症与腹腔大量积液鉴别:可观察脐部,脐膨出者为腹腔大量积液,脐凹陷者为肥胖。
二、局限性膨隆:见于腹内有增大的脏器、肿瘤、炎性包块、局部积液或局部肠曲胀气,以及腹壁上的肿物和疝等。视诊时应注意局部膨隆的部位、外形、有无搏动和是否随体位改变,或随呼吸运动而移位等。
1.右上腹膨隆:见于肝肿瘤、肝脓肿、淤血性肝肿大、胆囊肿大或结肠肝曲胀气等。
2.上腹膨隆: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肝肿大、胃扩张、胃癌和胰腺囊肿等。
3.左上腹膨隆:多见于脾肿大。
4.腰部膨隆:见于患侧多囊肾、巨大肾上腺瘤、巨大肾盂积水或积脓。
5.右下腹膨隆:见于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结核或肿瘤。
6.左下腹膨隆:见于左肾下垂并高度肿大,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癌。
7.下腹部膨隆:多见于尿潴留,经导尿后膨隆可立即消失。另外应想到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可能。
对于局部肿块,应注意鉴别其是在腹壁上或腹腔内。可嘱病人抬头,使腹肌紧张,如果肿块更清楚,说明是腹壁上肿块,被腹肌托起而明显;反之,如肿块变得不清楚或消失,说明是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掩盖。此即为抬头试验。
局部膨隆呈圆形者,多为囊肿、肿瘤或炎性包块(后者有压痛,亦可边缘不规则);呈长形者,多为肠道病变,如肠梗阻、肠套叠或巨结肠症等。膨隆有搏动者,可能是肿块本身的搏动如动脉瘤,也可能是压在动脉上的肿物或肿大的脏器传导而来。膨隆随体位变更而移位者可能为游走的肿大的肾或脾、带蒂肿物、大网膜或肠系膜上的肿物。腹膜后脏器或腹壁的肿块,一般不随体位改变而移位。随呼吸移动的局部膨隆,多为膈下脏器的病变。腹壁疝是因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经腹壁或体表薄弱部分突出而形成,如高度腹水的患者可见脐疝;手术疤痕薄弱处可出现腹壁疝;股疝见于腹股沟韧带中部。疝的特点为咳嗽或站立时明显,卧位或减低腹压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