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肺和胸膜”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8个方面:1.正常胸部叩诊音的特征及分布部位;2.正常肺下界的位置、肺底移动范围及临床意义;3.肺部病理性叩诊音;4.正常呼吸音的特征及分布;5.异常呼吸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6.肺部啰音的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7.胸膜摩擦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8.肺实变、肺不张、肺气肿、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主要症状与体征。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异常呼吸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异常呼吸音又称病理性呼吸音,即在正常的肺泡呼吸音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或肺泡呼吸音的性质特征发生变化时,称作异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包括:
一、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正常情况下在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则属病理现象。其产生原因有:
1.肺组织实变:因肺组织致密,声音传导良好,由喉部、气管部传导来的支气管呼吸音可在病变处听到。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结核性干酪性肺炎、肺梗死及肺癌等。
2.肺组织受压:肺组织受压而致密,在气管通畅、声音传导良好的情况下,可于肺膨胀不全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见于一定量的胸腔积液或肿瘤。
3.肺内有较大空洞:当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时,支气管呼吸音在空洞内获得共鸣而增强,且周围组织有实变,利于音响传导,因此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见于肺脓肿、结核所形成的空洞。
二、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两侧性减弱,是由于进出肺泡的空气量减少或进出肺泡的空气速度减慢所致。见于气管狭窄以及呼吸运动受限,如胸痛、肋软骨骨化、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物、重症肌无力、全身极度衰竭等。一侧或局部减弱,大部分是由于呼吸音传导的障碍及肺部疾患所致,见于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大叶性肺炎、腹部疾病、胸廓活动受限。
2.肺泡呼吸音增强:双侧性增强,见于呼吸运动和肺通气增强,如剧烈运动、高热及新陈代谢亢进时,因身体需氧量增加引起呼吸深长或加快;缺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如贫血等;血液酸度增高刺激呼吸中枢,如酸中毒等。一侧或局部增强,多属代偿性。当一侧肺或胸膜有病变或局部肺组织有病变,以致该处肺泡呼吸减弱或消失时,则健侧的肺组织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音延长:由于下呼吸道部分阻塞或狭窄痉挛,使呼出的气流阻力增强;或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使呼气的驱动力减弱,如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4.断续性呼吸音:当肺脏局部有小的炎性病灶或小支气管狭窄时,空气不能均匀地进人肺泡,吸气音有短促的间歇而不连续。常见于肺炎或肺尖结核等。但是由于寒冷、疼痛、精神紧张等所引起的呼吸肌断续收缩的声音,易与断续性呼吸音混淆,要注意鉴别。
5.粗糙性呼吸音:由于支气管黏膜轻度水肿、炎性浸润或有黏稠的分泌物附着而使管壁粗糙不平或狭窄,气流通过不畅所形成的呼吸音,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早期。
三、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情况下为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如出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现象,常见于:
1.小范围的肺组织实变与正常肺组织掺杂存在,如支气管肺炎。
2.肺组织实变不全,如大叶性肺炎早期。
3.深部的实变病灶被正常组织遮盖,如浸润性肺结核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