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肺和胸膜”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8个方面:1.正常胸部叩诊音的特征及分布部位;2.正常肺下界的位置、肺底移动范围及临床意义;3.肺部病理性叩诊音;4.正常呼吸音的特征及分布;5.异常呼吸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6.肺部啰音的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7.胸膜摩擦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8.肺实变、肺不张、肺气肿、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主要症状与体征。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肺部病理性叩诊音”,此内容包括肺部病理性浊音或实音建重、肺部病理性鼓音、肺部病理性过清音和肺部病理性浊鼓音,具体如下:
正常的肺,除掩盖心、肝部分外,叩诊时均为清音,如出现浊音、实音、鼓音或过清音则为异常叩诊音,提示肺及胸膜、膈或胸壁的病理改变。异常叩诊音的程度取决于病变的大小、部位及性质。深部的病灶(离胸壁表面5cm以上)、小范围病灶(小于3cm)或少量胸腔积液,常不能发现叩诊音变化;散在疏松的病灶可引起轻度浊意;大面积致密度高具接近胸璧表面者可出现明显浊音;大量胸腔积液则为实音。
一、病理性浊音或实音建重
1.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或消失如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不张、高度肺水肿及广泛的肺纤维化。
2.肺内形成无气组织如肺癌、包囊虫病等。
3.胸膜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壁病变(胸壁水肿、肿瘤等)。
二、病理性鼓音
1.肺内较大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形成的空洞,肺内肿瘤或囊肿破溃后所形成的空腔可为鼓音。但空洞一般要大于3~4cm,并且靠近胸壁。
2.气胸。
三、病理性过清音:音调较清音高而强,较鼓音低,为介于清音、鼓音之间的叩诊音。见于肺气肿者。
四、病理性浊鼓音:在肺泡壁松弛、肺泡含气量减少的情况下,如肺炎充血期、肺水肿等,局部叩诊时可呈现一种兼有浊音和鼓音特点的混合性叩诊音,称之为浊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