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肺和胸膜”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8个方面:1.正常胸部叩诊音的特征及分布部位;2.正常肺下界的位置、肺底移动范围及临床意义;3.肺部病理性叩诊音;4.正常呼吸音的特征及分布;5.异常呼吸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6.肺部啰音的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7.胸膜摩擦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8.肺实变、肺不张、肺气肿、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主要症状与体征。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正常胸部叩诊音的特征及分布部位”,此内容包括胸部叩诊的方法与顺序和正常的肺部叩诊音,具体如下:
一、叩诊的方法与顺序:叩诊时患者宜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解开衣服,肌肉放松,呼吸均匀。检查前胸时,胸部前挺;检查背部时,躯干稍向前弯,两肩自然下垂,必要时两手抱对侧肩部或肘部,以使背部平坦。叩诊顺序应自上而下,左右对比,由外向内,避开脏器。即由肺尖部向下,沿肋间由前向后进行叩诊,注意辨别轻微叩诊音的变化。叩诊前胸及两侧时,板指应与肋间平行;叩诊肩胛间区时,扳指应与脊柱平行;叩诊肩胛下角水平以下的部位时,板指仍保持与肋间隙平行。叩诊力量要均匀一致,叩诊的轻重应视被检查部位胸壁的厚薄、肌肉的状态而定。
二、正常的肺部叩诊音: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肺部叩诊音的音响强弱及音调高低与肺脏含气量、胸壁的厚薄等因素有关。前胸上部较下部叩诊音稍浊,右肺上部叩诊音比左肺上部稍浊,背后叩诊音较胸前稍浊,肺组织覆盖心脏、肝实质脏器部位的叩诊音为浊音,左下胸部,因正常的肺组织与食气的胃泡相重叠,所以叩诊时有一鼓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