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中,考生应掌握“心脏与血管”的相关内容。小编根据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该内容归纳为14个方面:1.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及生理、病理影响因素;2.震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3.心浊音界的组成、正常心浊音界、影响其改变的因素及临床意义;4.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位;5.心脏听诊的内容;6.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的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7.第二心音生理性分裂、反常分裂的概念及临床意义;8.常见附加音(奔马律、开瓣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9.心脏杂音的概念、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10.肝一颈静脉反流征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11.周围血管征;12.奇脉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13.正常血压的水平、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标准;14.左房室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包积液的主要症状与体征。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正常血压的水平、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标准”,此内容包括正常血压的水平、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1.正常血压的水平:正常成人血压小于130/85mmHg, 脉压差为30~40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1岁以上小孩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收缩压=(80十年龄×2) mmHg, 舒张压相当于收缩压的2/3。
2.高血压的定义: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 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
3.分类标准:18岁以上的成人按血压的不同水平分类如下表,当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于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表3-3-5 血压水平的分类
类别 | 收缩压/mmHg | 别舒张压/mmHg | |||
理想血压 | <120 | <80 | |||
正常高值 | 120~139 | 80~89 |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90~99 |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100~109 |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110 |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90 |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为标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以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